新疆小拐地区二叠系佳木河组裂缝分布规律探讨
【出 处】:
裂缝
分布规律
综合评价
佳木河组
小拐地区
【作 者】:
范存辉
[1,2] ;
李虎
[3] ;
支东明
[4] ;
秦启荣
[1] ;
梁则亮
[4] ;
尚玲
[4]
【摘 要】通过对新疆小拐地区二叠系佳木河组,17口井的岩心观测、测井解释裂缝以及其中14口井200余个薄片鉴定分析,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认为该区裂缝主要为区域性的构造缝,为多次地质作用叠加改造的结果,裂缝倾角主要以≥75°的直立缝为主,所占比例超过75%,总体特征表现为裂缝延伸较长(大于20cm),裂缝宽度主要集中在0.1mm~1mm之间,所占比例达60%以上,裂缝密度多数在0.6条/米~0.8条/米,未充填裂缝所占比例为90.5%,占绝对优势;工区裂缝主要受岩性和层厚的控制,裂缝主要发育在细砾岩、砂砾岩和薄层含砾砂岩中,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综合利用地质认识、古构造应力反演、相干数据体处理对裂缝分布规律进行再认识,预测裂缝发育带。最终对这3种方法进行权重分析及裂缝的综合评价表明:裂缝主要发育在G102-G5-G105、CP3~G103、G9井区、G13及G3井、C502-C67-C501及其南部,总体上呈片状或扇形展布。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