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首页
  • 理工简介
  • 期刊简介
  • 期刊导读
  • 期刊征订
  • 投稿须知
  • 编委会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理工简介

    1956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准建立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同年3月27日,高等教育部和地质部联合发文 ,以重庆大 ...查看更多>>

要闻

  • 地球物理学院开展专项辅导工...
  • 校企合作开展2015寒假冬令营活动
  • 材化院赴德阳、绵阳调研并签...
  • 博物馆大学生义务讲解员学期...
  • 我校与遂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
  • 管理科学学院与自贡签订校地...

学术

  • Junie Tong博士学术讲座通知
  • 肖登国律师讲座通知
  • 陈丹女士讲座通知
  • 辜超平律师讲座通知
  • Sarah McIlroy教授学术讲座通知
  • 时间煮雨,为遇见更美的自己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2 > 01 > 信息摘要

方解石脉对中扬子地区沉湖土地堂复向斜油气保存单元的指示意义

【出 处】: 碳氧同位素 方解石脉 流体 油气保存单元 中扬子地区

【作 者】: 王芙蓉 [1,2] ; 何生 [1,2] ; 杨兴业 [2]

【摘 要】野外观测表明,中扬子地区沉湖土地堂复向斜京山县城附近野外露头中二叠系和三叠系方解石脉主要是沿节理缝发育,脉体宽度较小。方解石脉的镜下微观的结晶特征、阴极发光特征、脉体穿插关系可以判断二叠系脉体大约有两期,三叠系脉体大约有三期。碳氧同位素值表明,三叠系方解石脉和围岩的氧同住素差值不大(△δ18O的差异范围为-0.t9‰~4.12‰,平均值为1.9‰),二叠系方解石脉和固岩氧同位素差异较大(△δ18O的差异范围为4.07‰~12.03‰,平均值为7.3‰),三叠系脉体的流体直接来源于围岩,二叠系裂隙中方解石脉的形成过程中可能主要受到有机质的影响。方解石脉体中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在研究区建立的代表性虚拟井的埋藏史和热史基础上,推测二叠系方解石脉形成深度为3000m~3700m,形成深度约为2000m~3000m,两套地层中的方解石脉的形成时期为J3-K1燕山构造运动期。中扬子地区在多旋回的沉降和沉积过程中形成的上组合的区域性盖层(中三叠统一下侏罗统的泥质岩)在江汉平原区具有较好的封盖性。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川西昌台勉戈组沉积岩系稀土特征
下一篇:歧口凹陷未熟-低熟烃源岩生烃组分研究

地址: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成都理工大学  邮政编码:610059
 蜀ICP备050269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