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首页
  • 理工简介
  • 期刊简介
  • 期刊导读
  • 期刊征订
  • 投稿须知
  • 编委会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理工简介

    1956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准建立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同年3月27日,高等教育部和地质部联合发文 ,以重庆大 ...查看更多>>

要闻

  • 地球物理学院开展专项辅导工...
  • 校企合作开展2015寒假冬令营活动
  • 材化院赴德阳、绵阳调研并签...
  • 博物馆大学生义务讲解员学期...
  • 我校与遂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
  • 管理科学学院与自贡签订校地...

学术

  • Junie Tong博士学术讲座通知
  • 肖登国律师讲座通知
  • 陈丹女士讲座通知
  • 辜超平律师讲座通知
  • Sarah McIlroy教授学术讲座通知
  • 时间煮雨,为遇见更美的自己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2 > 01 > 信息摘要

南海北部陆坡高速堆积体沉积物稀土元素特征及其物源意义

【出 处】: 南海 高速堆积体 稀土元素 物源 MD05-2905

【作 者】: 杨文光 [1,2] ; 谢昕 [2] ; 郑洪波 [3] ; 朱利东 [1]

【摘 要】对南海北部陆坡MD05—2905站9个沉积物样品稀土元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MD05—2905站沉积物中稀土含量总量(∑REE)变化范围较大,其分布范围为60.66×10-6~350.37×10-6,平均值为174.59×10-6,其中全新世样品的稀土含量总量明显低于末次冰期样品,其球粒陨石分布模式与上地壳基本一致。对比发现,其∑REE平均值相对接近中国黄土和珠江口,而与深海粘土中稀土元素的丰度相差较大,说明其主体可能来自陆源。稀土元素分馏参数δEu和δCe以及富集因子(EF)和判别函数(DF)揭示南海北部MD05—2905站沉积物与黄土、珠江口和台湾浅滩都有联系,显示了多物源多传输方式的特征。另外发现富集因子(EF)和判别函数(DF)数值在末次冰期时期与全新世时期差别相对较大,末次冰期时期黄土、珠江口和台湾浅滩的DF值都远远小于全新世时期,这可能反映末次冰期时黄土、珠江口和台湾浅滩对南海北部的物源贡献更大,也反映末次冰期与全新世期间各个物源供给/传输方式可能发生变化。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大民屯凹陷西斜坡沙三段沉积特征及岩性油气藏预测
下一篇:西藏南部岗巴-定日地区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地址: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成都理工大学  邮政编码:610059
 蜀ICP备050269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