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首页
  • 理工简介
  • 期刊简介
  • 期刊导读
  • 期刊征订
  • 投稿须知
  • 编委会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理工简介

    1956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准建立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同年3月27日,高等教育部和地质部联合发文 ,以重庆大 ...查看更多>>

要闻

  •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Joachim Fr...
  • 我校6个项目入选省级虚拟仿真...
  • 地球会永远宜居吗?“地学界G...
  • 全国政协委员许强:用地震台...
  • 200位地学专家来蓉 聚焦“地...
  • 充分利用国家地震台网开展大...

学术

  • 沉积地质研究院珠峰人才系列...
  • 杨皖苏研究员学术讲座通知
  • Ben Kneller教授学术报告会
  • 梁博先生学术讲座通知
  • 砚湖人文讲坛——吴应鸿先生...
  • 沈家宏心理讲座通知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要闻 > 正文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Joachim Fran成理开讲
2019-10-29 16:42:00

      10月28日,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Joachim Frank(阿希姆•弗兰克)教授在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学术报告厅为我校师带来了一场题为Single-particle Cryo—EM—Visualization of Biological Molecules in their Native States(单粒子冷冻电镜--生物分子本态的可视化)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陈善华主持。

报告会现场

早上9点30分,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在热烈的掌声中Joachim Frank教授步入的报告厅。副校长王敏代表学校感谢Joachim Frank教授的到来,并向他颁发了成都理工大学荣誉教授证书。

在学术报告环节,教授用制作精良的课件清晰且生动地介绍了冷冻电镜技术,即在低温下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的显微技术。他回顾了冷冻电镜技术数十年的发展和近期在数据收集质量上的突破,该技术现已成为和X射线晶体学相比肩的生物大分子结构研究的重要工具。Joachim Frank教授在分享中不断强调单粒子重建的概念,并且为大家讲解了他研发使用SPIDER软件的科研经历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主讲人Joachim Frank教授

在交流互动环节。面对我校师生在专业的学术问题和求学道路上的迷茫与疑问,Joachim Frank教授都仔细聆听,一一解答。其在专业上的细致讲解与有关自己人生经历的励志分享让报告厅内掌声不断。

互动提问

新闻链接:Joachim Frank(阿希姆•弗兰克)教授为德裔生物物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其研究领域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物理学等。1975年到2008年间,Frank教授完善了电子显微镜图像处理的单颗粒算法,发明了SPIDER软件,该软件至今为全世界上百家实验室广泛使用。Frank教授应用冷冻电镜和单颗粒技术,在解析原核和真核细胞核糖体结构和功能领域亦做出了非凡的贡献。2006年,Frank入选为美国科学艺术研究院、美国国家科学院两院院士。2014年获得本杰明•富兰克林生命科学奖,2017年10月与Jacques Dubochet、Richard Henderson两位科学家凭借在“研发出冷冻电镜,用于溶液中生物分子结构的高分辨率测定”做出的巨大贡献,同获诺贝尔化学奖。

上一篇:我校6个项目入选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下一篇:最后一页

地址: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成都理工大学  邮政编码:610059
 蜀ICP备05026980号